李慧敏
近日,由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产学研合作分会主办的“橡胶新材料创新与绿色制造技术应用”专题讲座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圆满落下帷幕。这场聚焦高分子材料前沿与绿色制造实践的行业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橡胶、化工、新材料及汽车制造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企业技术负责人、高校师生等近200人现场参与。与会者围绕新材料研发、清洁生产工艺、智能检测与循环经济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务实的交流,共同探讨我国橡胶工业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本次专题讲座以“创新驱动、绿色引领、协同转化”为主线,通过深度报告、专题研讨与圆桌对话等多种形式,系统呈现了我国橡胶材料领域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的技术演进路径与产业变革趋势。多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高性能弹性体分子设计、绿色加工工艺革新、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前沿方向,分享了具有前瞻性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工程经验。讲座内容不仅涵盖基础理论突破,更聚焦技术落地中的共性难题,如环保配方稳定性、低能耗硫化工艺适配性、废旧橡胶高值化利用路径等现实挑战。在专题研讨与互动环节,与会者围绕技术标准建设、国际市场准入壁垒、产学研合作机制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思想碰撞频繁,交流氛围浓厚,充分体现了行业对绿色转型的迫切需求与创新共识。
此次专题讲座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总负责人李红莉的全程主导与精心组织。作为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产学研合作分会理事、开封市宏利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莉凭借其在橡胶制品研发与绿色制造领域十余年的深厚积淀,精准把握行业痛点,科学设计会议架构,成功汇聚了学界权威与产业精英。她不仅担任主讲人,分享企业在环保配方开发与智能制造转型中的真实案例,更以主持人身份引导多场深度对话,推动科研端与应用端的精准对接。从议程策划到嘉宾邀请,从内容审核到现场调度,李红莉以其专业的视野和高效的执行力,确保了整场活动的专业性、系统性与实效性。多位参会代表表示,此次活动“既有技术高度,又接地气”,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后续技术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我国橡胶工业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际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此次专题讲座的圆满举行,不仅为行业提供了一场高质量的知识盛宴,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实际行动。正如李红莉在总结发言中所言:“绿色不是成本,而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我们要以材料创新为起点,以工艺革新为支撑,以智能制造为方向,共同构建可持续的橡胶产业新生态。”未来,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产学研合作分会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推动更多类似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开展,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创新与绿色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