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讯中国网
  •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1
  • 时讯中国网
    聚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 > 2024全年盈利,AI赋能打开平安健康估值空间
  • 2024全年盈利,AI赋能打开平安健康估值空间

  • 发布时间:2025-03-14 11:38:50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1392   
  • 3月12日,平安健康公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平安健康在2024年实现收入48.08亿元,同比2.9%,收入水平略超彭博一致预期。在战略2.0、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等改革举措的驱动下,公司服务水平得以持续提升,收入端重回增长轨道是本期财报的重要亮点之一。

    利润方面,公司在2024年实现净利润接近9000万,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录得1.58亿元,业绩表现延续了自2024中报以来的好趋势。公司之所以能够在2024年实现全面的盈利上岸,其核心动能还是要归功于上述战略改革措施。

    长期来看,平安健康在2024年实现全面盈利上岸,是战略改革最为重要的阶段性成就之一。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兴未艾,平安健康则基于自身的业务特征与长期的技术储备,通过推动医疗AI来赋能自身业务,并积极探索AI在医疗领域中的新应用场景。

    那么,平安健康2024年财报都有哪些重要看点?AI赋能核心业务的平安健康又该如何估值呢?

    一、企康业务加速扩张,AI赋能是公司未来最核心看点

    经过长期的战略改革,从渠道维度来看平安健康的收入结构,F端及B端业务收入业已成为公司收入的支柱。受益于集团禀赋,公司F端与B端业务均保持了强劲增长;其中,F端业务在2024年实现收入24.17亿元,同比增长9.6%,同期B端收入录得14.32亿元,同比增长32.7%。

    从业务收入增长的弹性来看,2024年公司在B端业务发力明显,尤其是企康业务的加速扩张亦是本期财报的亮点之一。反映在财务上,B端收入同比增速超过30%,企康业务在B端业务的收入占比从1H24的55%提升至2H24的92%。反映在运营数据上,2024年B端付费用户数为580万人,同比增长13%;B端累计服务企业数2049家,同比增速高达36%,其中,86%的企业客户来自于集团渠道。

    F端业务方面,主要受产险协同业务模式调整与逆周期的影响,F端付费用户数在2024年出现了小幅同比下滑,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F端业务收入的增长。然而,正是得益于公司企康业务在2024年的爆发式增长,对冲了F端用户数小幅下滑的影响。

    业务层面,自2024中报开始启用新的业务口径后,平安健康的业务模式已然非常清晰,其主要业务划分为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这三大业务板块。从各个细分业务收入的增长情况来看,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在2024年都保持了正增长,养老服务在行业高景气叠加低基数因素的共同影响下,2024年的收入同比增速超过了400%。

    核心业务的收入增长本质上反映的是平安健康战略改革的方向,即在会员管理上以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为核心枢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家医服务和养老服务。随着相关服务能力的提升与服务场景的不断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在2024年末已覆盖全国75个城市,相关权益用户同比增长则高达143%。

    从公司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渗透率在2024年的明显提升,到公司同期收入重回正增长通道与全面的盈利上岸,科技赋能业务是平安健康展业乃至业绩增长的一大底层逻辑。因此,从企业属性来看,平安健康是医疗企业,更是高科技企业,可以说科技是平安健康的底色之一,特别是AI的相关应用高度契合公司的现有业务。

    自2014年平安健康创立至今,一直重视对技术创新的探索并保持长期投入,长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平安健康实现AI赋能业务的基础。在2024年6月升级发布“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和“平安医家人”医生工作台之前,公司就已经建成了疾病库、处方医疗库、医疗产品库、医疗资源库、个人健康库这五大医疗数据库,涵盖了3.7万种疾病、22万份药品说明书、200万经典病例、3000万医学文献、14.4亿次问诊等丰富的专业数据。

    在大模型建设方面,在上述海量数据的基础之上,公司的医疗大模型也经历了多次升级迭代。初代的问诊辅助系统基于规则引擎数据CDSS,仅覆盖3000种常见病;升级到应用推理及神经网络技术的二代问诊辅助系统后,通过对大规模医疗知识图谱的深度推理学习,实现覆盖疾病病种、术语、文献、临床指南容量的大幅提升。

    2025年2月,平安健康接入DeepSeek后,利用其泛化模型的特征,现阶段的整合主要在改善交互体验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本身的严肃性极高,与消费级的通用大模型相比,平安健康在AI领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上。

    不仅拥有内容丰富的五大数据库,包含海量的疾病、药品、临床指南等专业医疗信息和数据,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信息与数据并非开源,而且平安健康医疗大模型的训练,主要是基于上述垂直数据库,医生的标注与反馈对于优化诊疗结果输出亦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垂直领域的专业能力是公司的护城河,这也是平安健康在医疗领域拥有非常突出AI能力的主要原因。

    反观消费级通用大模型,即便在算法和算力上有优势,但是鉴于大量的医疗相关垂直数据非开源的缘故,通用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相对缺乏针对性的训练,使其在专业性与“平安医博通”等专业医疗大模型之间有明显差距,而且互联网上的医疗信息与数据本身又存在大量冗余和谬误,在缺乏医生校对的情况下,进一步拉大了与“平安医博通”等专业医疗大模型的差距。

    二、投资策略

    进入今年以来,由DeepSeek引发了一轮AI热潮,从底层逻辑来看,算力已经不再是我国AI大模型的最大约束,投资者因此将关注的重点落在技术进展与业绩兑现上,市场对AI的投资逻辑逐步向基本面投资靠拢。所以,现阶段投资者对AI概念相关标的的估值方法,主要是以技术进展和应用端的兑现为核心逻辑。

    从政策脉络来看,互联网+医疗健康是目前重要的政策方向,AI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组分亦是政策扶持的重点。经过战略改革后的平安健康战略定位与战略方向清晰,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服务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同时AI赋能公司业务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科技属性,无论是互联网+医疗健康还是AI赋能,都在政策面可以给出一定的估值溢价。

    基本面方面,平安健康作为平安集团养老生态圈的旗舰,持续挖掘集团禀赋,通过深化与集团商保、综合金融等业务的协同,公司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的业务形态已经成熟,并且运营高效。展望未来,凭借政策支持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预计公司业绩将保持强劲增长,从而打开了公司估值的向上空间。

    估值方面,平安健康作为港股医疗与科技板块的代表,海外经济正处于降息周期中,根据历史经验,科技板块会在降息周期的前中期受益,医疗板块中的科技股更是其中的翘楚,从货币政策周期的维度来看,平安健康作为典型的科技股,自身基本面稳固,AI赋能业务的特性使其在资本市场中具备相当的稀缺性,因此估值修复+科技受益的投资机会至少会持续到中期。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2025年,特斯拉销量下滑结局已定?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网罗天下
  • 普惠金融进乡村!宁夏银行金融活水助力春耕备耕 普惠金融进乡村!宁夏银行
  • MacBookAir将被重命名为“MacBook” MacBookAir将被
  • 三文鱼当中富含了哪些人体需要的营养? 三文鱼当中富含了哪些人体
  • 华为鸿蒙加持,AITO能否让赛力斯高端起来 华为鸿蒙加持,AITO能
  • 2022款江铃皮卡域虎7售价10.48万元起 2022款江铃皮卡域虎7
  •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即将上映 关注冰球少年家庭亲子成长历程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即将
  • 新疆:冰雪旅游点燃寒冬热情 新疆:冰雪旅游点燃寒冬热
  • 运筹帷幄定基调,步调一致向前进——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侧记 运筹帷幄定基调,步调一致
  • 置业指南:盘点蔡家区域12月部分新开楼盘 置业指南:盘点蔡家区域1
  • 首页 | 新闻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
  •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时讯中国网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网站地图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