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讯中国网
  •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1
  • 时讯中国网
    健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心系人民健康释放科技红利
  • 心系人民健康释放科技红利

  • 发布时间:2022-10-12 10:04:51  来源:人民网  阅读量:19908   
  • 人的健康关系到幸福生活在四个面向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科技创新的一贯目标,科研战线深知科技供给的质量对人民幸福起着决定性作用

    心系人民健康释放科技红利

    从3D打印骨骼到4D肿瘤影像,从火眼实验室到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从首创远程手术到普及远程会诊,从全球首个新冠肺炎灭活疫苗到多项国产创新药纳入医保...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打造了健康之盾,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消灭疟疾,防控各类传染病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勇于亮剑,为抗击癌症,慢性病等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提供了有力武器,科技大踏步前进,引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深度融合,绘就健康中国蓝图。

    人们迫切需要供应硬核技术。

    2020年初,监测和识别未知病原体,锁定和分离菌株,拼接序列...中国科学家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做出了最后决定在这方面,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可以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识别病原体

    我从来没有见过,但我必须在短时间内了解它的一切我该怎么做依托传染病防治重大工程,我国建立了传染病多病原体筛查技术体系和监测技术,可识别300种已知病原体,72小时内筛查未知病原体

    面对重大疫情,科技战线始终打着准备战——

    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过程中,依托中国疫苗研发团队的技术储备,平行开展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载体疫苗等五种不同的疫苗研发路线各单位加紧研发进程,不计成本组织规模化疫苗生产能力建设

    全球首个具有高生物安全风险的疫苗生产车间技术标准,为新冠肺炎数十亿剂疫苗的安全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9月28日,全国共报告新冠肺炎疫苗3436.63万剂次,接种覆盖率达92.44%

    在临床治疗一线,中国原创创新冠药展现了科技创新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实力和担当。2021年3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方中药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获批上市,2021年12月,中国首个抗新冠肺炎药物——新冠肺炎单克隆中和抗体ambavir单克隆抗体和Romisevir单克隆抗体联合治疗获批上市,2022年7月,国内首个治疗新冠肺炎肺炎的口服小分子药物阿夫定获批上市...

    应对突发疫情,科研战线急需民众,供给硬核科技,在应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方面,我国国产疫苗和药品始终立场坚定。

    第一种新型疫苗,第一种戊型肝炎疫苗,第一种手足口病疫苗,同时用于预防潜伏感染者结核病的长效抗艾滋病药物竞相问世,为民众编织起免疫屏障。

    优质创新,精准出击疾病

    2022年7月,由中国重大新药项目支持的Zebutinib与其他四家中国企业的七种产品一起获得了美国最佳生物技术产品盖伦奖的提名。

    中国创新药成功出海不再是梦从稀有到批量获奖提名,中国创新药物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得到了认可在经受住了严格的评估测试后,提名表明他们凭借在后期临床实践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奖项评选中所要求的改善人类健康的巨大潜力的认可

    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研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项目的持续攻关,使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医疗器械,耗材实现了中国制造,也使广大群众在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中,用上了越来越多的国产好药,好设备。

    我国批准的一类新药从2012年前的5个增加到现在的80个十年来,我国新药研发实现了从仿制到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人民群众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高端医疗设备也在加快国产化进程,以正电子磁共振扫描系统为代表的一批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已投入临床使用。

    2022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肺癌治疗的患者使用国产4D CT放疗设备UIH自主研发的黑科技,让医生可以看到肿瘤的四维动态图像,准确识别移动的肿瘤与组织的边界,最大限度减少损伤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光荣使命,十年来,科技创新引领着一条从R&D事业单位到高新技术企业再到临床一线的高质量发展链条,朝着更精准地抗击疾病,更好地治愈患者的方向不断前行。

    深度融合,打破学科界限

    2016年,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得益于跨学科融合,研究团队通过中西医结合创新和大数据技术,揭示了新机制,建立了新方案,实现了创新药物黄葵胶囊的产业化应用

    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陈香梅表示,学科间的融合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挖掘出发病机制,致病因素等新知识,还可以开启新的诊断模式比如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融合中医诊断理论,构建了糖尿病肾病无创诊断新模型

    在2021年的交易会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和AI公司安得益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研究合同此前,双方共同推出了全球首款神经影像AI辅助诊断产品,脑血管疾病诊疗决策系统,急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智能决策平台等AI辅助诊断设备

    "医学科技创新是国家医学中心承担的重要任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党委书记关表示,科技创新不仅可以解决更多患者的问题,还有助于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在基层,学科融合的新模式,新方案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医学科技创新的红利。

    在香山科学大会众多聚焦生命与健康的学术研讨会上,生命科学研究者,物理学家,化学家,纳米学者,医生等举行联合讨论,许多非生命研究学者将研究工作转向人的生命健康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田忠群说,生命科学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科学,如果要进一步研究,需要广泛的多学科参与面对人民生活和健康的要求,原有的学科界限日益模糊,不同领域的科研力量自觉凝聚

    面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中国已经开始规划和建立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学中心目前,依托22家顶级医学研究机构,在中国建立了12个国家医学中心,打造医学高地,提升成果

    未来,科技创新不仅要升天,还要突破现有的生命认知边界,要落地,在人的需求中找准位置带着百折不挠的责任和使命,各个学科,各个领域都在全力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红利,让科技成果真正造福人民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研究获进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网罗天下
  • 普惠金融进乡村!宁夏银行金融活水助力春耕备耕 普惠金融进乡村!宁夏银行
  • MacBookAir将被重命名为“MacBook” MacBookAir将被
  • 三文鱼当中富含了哪些人体需要的营养? 三文鱼当中富含了哪些人体
  • 华为鸿蒙加持,AITO能否让赛力斯高端起来 华为鸿蒙加持,AITO能
  • 2022款江铃皮卡域虎7售价10.48万元起 2022款江铃皮卡域虎7
  •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即将上映 关注冰球少年家庭亲子成长历程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即将
  • 新疆:冰雪旅游点燃寒冬热情 新疆:冰雪旅游点燃寒冬热
  • 运筹帷幄定基调,步调一致向前进——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侧记 运筹帷幄定基调,步调一致
  • 迪奥彩妆披上千鸟格外衣,废弃羽绒服做成椅子什么样? 迪奥彩妆披上千鸟格外衣,
  • 置业指南:盘点蔡家区域12月部分新开楼盘 置业指南:盘点蔡家区域1
  • 首页 | 新闻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
  •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时讯中国网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网站地图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