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讯中国网
  •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1
  • 时讯中国网
    健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陈邦贤不仅亲历亲推医学史研究发展还为这门新兴学科的传承致力于培育人才
  • 陈邦贤不仅亲历亲推医学史研究发展还为这门新兴学科的传承致力于培育人才

  • 发布时间:2022-01-28 13:27:59  来源:养生之道网  阅读量:18108   
  • 陈邦贤是我国医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奉召建院专家之一他是我国倡导医学史教育的先行者,教育家,开创了医学通史研究,专科史,疾病史研究,开创了医学史料学的研究,使得医学史在我国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拜师丁福保>

    陈邦贤自幼聪颖,>

    1909年,考察日本医学专员丁福保对当时的日本医学进行了深入考察,收获甚丰,回国后译述了《西洋医学史》,在书中着重强调了医学史的重要性:盖吾人现有之知识,决非尽得诸自身之经验,其大部分得诸过去几千年之古人故医学之医史的知识,实为必需之学问评述的原则是离主观的叙述,同时本诸始终正确之史料

    丁氏这一思想影响了陈邦贤一生1910年,丁福保在上海创办《中西医学报》及中西医研究会,以研究,交流中西医学,振兴中国医学为宗旨1910年,陈邦贤投书拜师,在丁福保影响下,萌生了专攻医史之志,开始整理和撰写中国的医学史

    1912年,陈邦贤着手写《中国医学史》,两年后发表了《清之医学》研究论文,并在《中西医学报》持续两年连载其《中国医学史》稿他还于1914年发起成立了中医医学史上第一个医史研究会经过几年磨砺与积累,1919年,他用文言文完成了《中国医学史》一书当时社会对医学史研究感到很陌生,没有出版社支持他他当时已育有三子,靠微薄收入养家糊口但为了医学史事业在中国的起航,他东拼西借,凑齐了一百块大洋,自费在上海医学书局刻印这部《中国医学史》不仅是他的第一部医史著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医学编年体史专著

    艰难勤拓展>

    1937年,第二版《中国医学史》问世后,中医史在国内外的影响渐渐显著二版改文言为白话,变更篇章,也充实了内容,使该书的质量大大提高该书后被商务印书馆纳入《中国文化史丛书》,即将中国医学视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接受了中医史为专门史,学科史二版《中国医学史》在此后多次被重印,学界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医史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陈老对《中国医学史》又进行了第三次修订,使这部通史日臻完善也最终使医学史在中国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史料浩无边>

    陈邦贤对待学术研究非常严肃认真,并常常达到忘我的境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所教授李经纬时常感叹:像陈老这样勤奋做学问的人,实在很罕见,现在基本上找不出第二个

    陈邦贤50岁完成第二版《中国医学史》的修订当时,他意识到史料学是这门学科最重要的奠基石他认为,史论观点必须建立在丰富而正确的史料之上,切忌空发议论,吾人医史之研究,须离主观的叙述,本自始终正确之史料,否则往往失历史之事实,而陷于冥想之议论

    1938年,在炮火纷飞的重庆,当大家都在考虑如何活命的时候,陈邦贤却毫不犹豫地启动了他的研究计划,一头扎入《二十六史》的鸿篇巨著中,去寻找中医几千年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在战火最密集的岁月里,在常常被迫在防空洞中躲避的时刻,他的随身包袱里,除了少量干粮,就只有史书他不肯浪费一分一秒,在防空洞中借着通气孔的微弱光线忘我地查阅史书他说:做学问,不怕慢,就怕站

    经过20多年日日夜夜的工作,上世纪50年代末,陈邦贤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与韧性,完成了《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他将数以万计的史料,按医事制度,医学人物,医学文献,寿命胎产,养生卫生,解剖史料,脏腑经络,疾病,病因,诊断与治疗,药品,兽医和兽疫等十大类进行分类汇编上世纪60年代初,这一巨大工程被列入了国家《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医学科学》中,预备正式出版不料,该稿在当时被认为含有大量封,资,修内容,必须删节文革结束后,学界认识到抢救这部稿件的重要性,又将其列入国家1978—1985年科技发展规划1982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正式建立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为了纪念陈老,也为了保存这一学术成果,内部铅印了该文稿,终使这部史料巨著留存于世

    为国育英才>

    陈邦贤不仅亲历亲推医学史研究发展,还为这门新兴学科的传承致力于培育人才。

    1934年,陈果夫创办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陈邦贤以其医史业绩,被聘为该学院医学史,疾病史的教授他为了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殚精竭虑,反复修改编写了四种讲义,深受欢迎该校学生耿鉴庭在他影响下,也致力于医史研究大学生张慰丰跟随他研究医学史,后于1957年在南京医学院成立医史教研室

    1954年,陈邦贤被推荐入京,参与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筹建次年,他受命担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副主任在医史研究室,他开始专心专职地从事中国医史研究以及培养医史专门人才

    日前,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同时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开班,负责该班医学史教学的老师为陈邦贤与李涛1956年,教育部,卫生部有关人士感觉到医学史很重要,但专业研究人员很少,各个院校没有开设医学史课程的教师,于是指示由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负责,开设医学史高级师资进修班,培养医史学教师,并要求全国各个医学高等院校派人参加高级医史师资进修班的学习当时,李涛任医史研究室兼职主任,陈邦贤任副主任,具体负责科室工作全国参加医学史进修班的共有20多位学员,1957年,进修班结业后,大多回到原院校组建医史教研室,开设医学史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医学史教学与研究,实现了陈邦贤早年提出的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设医学史专科的夙愿

    1958年5月,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学员结业,李经纬,蔡景峰分配至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拜陈邦贤为师1963年,王致谱从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也跟随陈邦贤做医学史专门研究蔡景峰后成为我国民族医学史研究之佼佼者,在国内外医学史界颇具影响李经纬后来在隋唐医学史,外科学史上有很深的造诣,并完成了陈邦贤的遗愿,将医史文献研究室升格为医史文献研究所,主持编修了《中国医学通史》《中医大辞典》等大型医史学专著或工具书等王致谱成为近现代医学史研究的专家陈邦贤的学生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秉承了他的治史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及仁人风范,并将之再传给了他们的学生他们是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医史学家,所编著的多种医学史教材对我国医史学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先后培养了众多的医学史硕士,博士,博士后等

    陈邦贤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视青年学子为家人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他总是和颜悦色,循循善诱,热情至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的学生交不起学费,请他担保,结果有的因拖欠未还,他作为担保人而被扣了工资,他也从不向当事人索要他一生到底担保了多少学费,扣过多少次工资,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他也从未埋怨过谁学校开除学生,他总要出面担保,所以人们送他圣人美誉

    陈邦贤晚年自号红杏老人,杏是杏林,医林,红就是坚定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方向,他不断鞭策自己,要又红又专,一心跟着共产党走日前,陈邦贤因急性肺炎病故,享年87岁今年将迎来陈邦贤诞辰130周年,让我们缅怀这位中国医史学之父,并祝愿他倾注了一生心血的医学史事业能更好地传承发展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软银集团第一季度销售净额1.48万亿日元分析师预估1.38万亿日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网罗天下
  • 普惠金融进乡村!宁夏银行金融活水助力春耕备耕 普惠金融进乡村!宁夏银行
  • MacBookAir将被重命名为“MacBook” MacBookAir将被
  • 三文鱼当中富含了哪些人体需要的营养? 三文鱼当中富含了哪些人体
  • 华为鸿蒙加持,AITO能否让赛力斯高端起来 华为鸿蒙加持,AITO能
  • 2022款江铃皮卡域虎7售价10.48万元起 2022款江铃皮卡域虎7
  •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即将上映 关注冰球少年家庭亲子成长历程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即将
  • 新疆:冰雪旅游点燃寒冬热情 新疆:冰雪旅游点燃寒冬热
  • 运筹帷幄定基调,步调一致向前进——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侧记 运筹帷幄定基调,步调一致
  • 迪奥彩妆披上千鸟格外衣,废弃羽绒服做成椅子什么样? 迪奥彩妆披上千鸟格外衣,
  • 置业指南:盘点蔡家区域12月部分新开楼盘 置业指南:盘点蔡家区域1
  • 首页 | 新闻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
  •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时讯中国网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网站地图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bgm1231@sina.com